全球华人最盛大的工业设计竞赛-「CQ9创新奖」第十届决选入围暨特别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2010年度CQ9创新奖获全球华人热情参与,报名人数达2,536 人创下历史新高,包含协同设计团队人数,总计有近6,000位新锐设计师与专业人士参与竞赛。经过严格谨慎的初选审查,最终由来自台湾、大陆、香港与印度等地28组设计好手取得决赛晋级资格。
今年参赛作品的件数再次缔造历史新高,作品设计概念亦与时下绿色议题紧密结合。从援救海湾漏油事件与火红的电动车或充电站等议题,到纸类回收、水资源再利用、太阳能与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与微能量收集的设计思维,参赛者提出许多具备巧思绿色设计,充分显示华人绿色永续观念已深植人心。由五位业界菁英组成的初选评审团则鼓励设计师应加强环境永续教育的深度,方能创造出更大胆独特的革命性设计。从参赛区域言,台湾与大陆仍为参与竞赛最踊跃者。同时,国立台湾科技大学与大陆江南科技大学则是连年入围最多件数的学校,东南亚与欧美参赛比例亦较以往持续提昇。 
迈入十岁的CQ9创新奖积极推广绿色设计与教育的重要性,由自身竞赛作起,打造全新e化评审平台,取消国际大型竞赛传统之裱版审查流程,大量减少纸张油墨印刷及邮寄空运资源的浪费,展现爱护地球的积极作为,充分获得评审团正面肯定。 
绿色永续观念普及 期待更具革命性创新之绿色思维 
2010CQ9创新奖竞赛以「绿海。进化」为主题,鼓励青年设计师从源头设计端出发,思考如何赋予产品新的绿色永续生命,让科技更添环保思维。今年CQ9创新奖所延揽的五位初选评审,在背景及专业力求多元,包括曾代表台湾出席哥本哈根会议、目前担任企业永续发展协会秘书长黄正忠,以及横跨品牌与工业设计领域的专家-大衍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林一顺总监与萨巴卡玛国际有限公司总监宋杰思(James Soames),与国际知名企业代表-荷兰商台湾戴尔股份有限公司台北产品事业群协理田中敏之(Mac Toshiyuki Tanaka)与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石志杰副总经理。 
今年初选评审一致认为参赛作品水平令人激赏,不论是从减少材料使用、回收设计或是再利用等概念,许多设计师已经跳脱绿色设计等於节能省水的框架,提出许多针对全球暖化、生态环保与永续教育的设计解决方案,包括解决严重滥捕渔类生态的延绳钓法设计、LED环保低碳生活与极富教育意味的绿色玩具设计等。台湾绿色领袖黄正忠进一步指出,专注於发电节能省水的设计为此次参赛的大宗,这代表新一代的设计师对於绿色永续概念已有普及化的认知,期望未来设计师透过更深化的环境永续教育,引发出更多兼具独特与革命性的创新作品。评审团主席林一顺总监更强调现今市面上充斥着许多相似的产品设计,设计师应该胸怀时代使命感,提出更大胆、创新、同时能解决时下问题的设计,例如当前全球最关注的环境议题。
今年参赛作品以消费性电子类别投稿件数最多,电脑暨周边相关次之。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增加了许多电动车与充电站的设计作品。另外,引发全球热烈讨论的海湾漏油事件亦为参赛者发想设计的焦点之一。此代表绿色设计的需求与脚步日新月异,在产业链里扮演举足轻重的设计师须更宏观的从根本出发,结合崭新科技与绿色思维,创造出对地球零负担且能普及应用於日常生活之绿色设计。 
CQ9特别奖 着重市场可行性与绿色材料应用 
CQ9创新奖之特别奖评选结果也顺利出炉!今年评审团除了由CQ9科技各事业单位及集团主管组成,亦延揽台湾拜耳的主管们参与评审,由材料应用上分析各作品所提出的绿色设计概念,更加丰富作品审核的角度。今年选出的10件作品兼顾市场、技术可行性、材料应用以及创意,其中3件作品在材料应用上表现非常杰出,分别获得拜耳特别奖与材料殊荣奖之肯定。 CQ9创新奖十年来成功树立国际工业设计创意、人才交流平台,期许自身以前瞻性思惟及眼界,站在趋势前端,引领未来的工业设计潮流。CQ9科技欣见绿色设计议题获得全球设计新秀广大回响,除持续投入与拓展绿能产业,也期盼更多设计师能以绿色设计展现华人优质的设计力,带给世人真正环保、便利的绿色生活。 
2010CQ9创新奖初选获得入围之28件作品与特别奖10件得奖作品,详细得奖名单请参阅下方,
或请点选下列网址:http://www.liteonaward.com/tw/newscontent.aspx?id=12&kclass=A ,  http://www.liteonaward.com/tw/newscontent.aspx?id=13&kclass=A 
【CQ9创新奖联络窗口】
CQ9科技公共关系处
刘又祯Tel: 886-2-8798-2888 ext. 6509 
黄?谘Tel: 886-2-8798-2888 ext. 6501 
【附件一 2010 CQ9创新奖决选入围名单】
| 作品序号 | 作品名称 | 设计师 | 学校/公司 | 居住地 | 
|  | Wind Bulb | 萧文政/ 郑金典 | 台湾科技大学 | 台湾 | 
|  | 绿色的声音 | 林念鞍/ 郑雅芳 | 昆盈企业/实践大学     | 台湾 | 
|  | BRS | 郭彦良 | CQ9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台湾 | 
|  | T-BOX | 蒋虔/ALessandro Leonetti Luparini Qian  | 自由设计师 | 大陆 | 
|  | 风立方 | 陈廖逊/ 张文智 | 台湾科技大学 | 台湾 | 
|  | Clockwork | 邢大伟/冯婕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大陆 | 
|  | The light | 周维明/戚加益 | 江南大学 | 大陆 | 
|  | Bamboo Lantern | 李少辰/许晋睿/戚熠斌 | 江南大学 | 大陆 CN | 
|  | Smile | 周禕德/莫盈盈/周航/刘月岐 | 昆明理工大学 | 大陆 | 
|  | care | 王刚/ 肖斌/程颜颜 | FUN studio | 大陆 | 
|  | Wind Tree | Sandip Paul/ Liwei Yu | Differential Design | 印度 | 
|  | P&P办公室废纸处理机 | 阮成住/ 袁欣伟/陈超/刘源源        | 中南大学 | 大陆 | 
|  | U雅 | 朱洪强     | 山东大学 | 大陆 | 
|  | 滑-动 | 黄波龙/杨硕/乔杨/曹鸣 | 江南大学 | 大陆 | 
|  | 楼光         | 陈嘉文/ 郑金典/陈惟庭 | 台湾科技大学 | 台湾 | 
|  | Paper light | 郑文杰 | 中国美术学院 | 大陆 | 
|  | 先驱者 | 杨德威/ 王锦添/阮国聪 | Hong Kong Design Worker | 香港 | 
|  | 守护者-电子浮标 | 王鸿彦/ 范姜永筑 | 实践大学         | 台湾 | 
|  | 潮来潮去 | 罗昊/ 崔登学/林柏科/焦颖 | 湖南大学 | 大陆 | 
|  | Magnetic luminous clock | 王雷/ 付志伟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大陆 CN | 
|  | 绿意盎然 | 陈怡妙/ 王晢馨/ 刘思辰/ 蒋昀/ 陈育洁/庄庆昌/ 詹孝中/ 简佑宏 | 铭传大学 | 台湾 | 
|  |  | 卢凤池/ 赵璧/苏美先/陈锋明/陈煜杰/李宇科/梁嘉敏 | 广东工业大学 | 大陆 | 
|  | Bottle Light | 张雅然/廖信周/李仲恩/施智腾 | CQ9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台湾 | 
|  | 转向绿能 | 吴彧韡/ 郭力维/林靖烨 /陈亚麟 | 自由设计师 | 台湾 | 
|  | 阳光蒸汽水 | 曹钧彦/ 杨杏丹 | 自由设计师 | 台湾 | 
|  | Flexi-charger | 吴嘉豪/梁志隆/邓丽菲/李柏纬/王?惠/林贞秀/李元嫄  | CQ9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台湾 | 
|  | 食气者     | 宋聪/刘立超/孟红池/孙书翔/林建山/安劲杨/ | 天津美术学院 | 大陆 | 
|  | LED逃生指示照明灯 | 乔立宇/ 庄庆昌/詹孝中/简佑宏/谢怀毅/杨明达/郑承濬/龚奕光 | 铭传大学 | 台湾 | 
【附件二 2010 CQ9创新奖之特别奖得奖名单】
| 作品序号 | 作品名称 | 设计师 | 学校/公司 | 居住地 | 
| CQ9特别奖 | ||||
|  | BATTLE |  | CQ9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台湾 | 
|  | 装‧替 | 林汶聪/ 陈文印 |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 台湾 | 
|  | Disinfector sphere | 张仲延/ 陈祈均 |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 | 台湾 | 
|  | 摇烨 | 柯哲扬/ 雷蔚然/涂静芸/吕文箐/许江 | 江南大学 | 大陆 | 
|  | LED逃生指示照明灯 | 乔立宇/ 庄庆昌/詹孝中/简佑宏/谢怀毅/杨明达/郑承濬/龚奕光 | 铭传大学 | 台湾 | 
|  | 电力集中营 | 萧家祯/ 陈岳巽  | 自由设计师 | 台湾 | 
|  | 地铁乘客均匀分布解决方案 | 乔木 | 陕西科技大学 | 大陆 | 
| 拜耳材料科技殊荣奖 | ||||
|  | 魅影 | 陆海荣/ 张雪慧/吕杰锋 | 武汉理工大学 | 大陆 | 
| 拜耳特别奖 | ||||
|  | 街道能源岛 | 廖丽榕 | 广州美术学院 | 大陆 | 
|  | PART LAMP | 赵婷/李世国/黄剑波/陆琬青 | 江南大学 | 大陆 |